112

主题

275

帖子

2127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127
QQ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股海风云轶事] 约翰•坦普雷顿烦恼多,在二战中崛起 --- 了解世界了解投资(之十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查看:6160|回复:0| 发表于 2016-9-25 00:18:0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JACK船长 于 2016-9-25 00:34 编辑

本文为量子沙盘原创文章,转载请通过授权!

  约翰•坦普雷顿是美国金融界著名的成功人物,但也有自己的烦恼。他的坦普雷顿—都伯罗—万斯投资咨询公司的客户和盈利不断增长,管理的资金达到3亿美元的规模,其中还包括八个共同基金。为了给众多客户提供服务,坦普雷顿不得不忙碌地工作,没有充足的时间来思考。最后,他同合伙人决定出售公司,只留下2000万规模的坦普雷顿成长基金。他从美国迁往巴拿马的拿骚隐居,希望在那里重新开始,可以一边轻松地工作,一边利用空闲来考虑外面更大的世界。他在拿骚营造了自己的南方风格的白色家居,经营着他和一些老客户持股的坦普雷顿成长基金。然而不久之后的1980年,年届六十的坦普雷顿被迫再次面对繁忙的日程。因为他的小基金迅速膨胀超过2亿美元,而另一只7000万的新基金也启动了,此外,他平均每周都要接纳200万美元的新客户。
    坦普雷顿出生于田纳西州的曼彻斯特,家境贫寒。大萧条年代中,当他还在耶鲁大学读二年级时,他的父亲已无力再为他支付学习费用。坦普雷顿靠奖学金艰苦地完成了学业,毕业后又赴牛津求学两年,然后回到田纳西。最终,他来到纽约,在一家地震探测公司工作。


坦普雷顿的处境在纽约得到改善,这得益于二战的机遇、老板的资助和他本人的远见卓识和惊人魄力。1939年欧洲战事全面爆发。坦普雷顿坚信10年来的低迷股市即将结束,一切皆有可能展现繁荣,尤其那些被人忽视的股票更可能成为最佳的投资选择。他分析后认为,股价便宜得出奇,那些卖价低于1美元的股票最有投资价值。如果有什么可以使美国经济走出萧条,那么在欧洲进行的战争将担负起这一历史使命。所有股票即将涨升。于是坦普雷顿向老板求援,终于筹措到一万美元的资金,作为他投资的全部资本。

file:///C:/Users/TTAO/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1.gif
    年轻的坦普雷顿胜算在握,立即打电话给他的股票经纪人朋友。他指示经纪人在纽约股票交易所和美国股票交易所中寻找买进卖价不超过1美元的股票,每只股票买入价值100美元的股数。这种指令对经纪人来说无疑是劳而无功的苦差。若非与坦普雷顿相熟,经纪人很可能会拒绝。不久,经纪人回报说已经买到两大交易所中所有濒临破产的公司各100美元的股票。坦普雷顿补充说要所有低于1美元的股票,不管公司破产与否,一概买进100美元。倒霉的经纪人回到市场再次交易,最终完成了坦普雷顿的委托。坦普雷顿一共买进104家公司的股票各值100美元上下的股数,其中34家已经破产。

    此后几年间,坦普雷顿继续为他的老板工作,直到他用投资利润的八分之一购买了一位老投资顾问退休时出售的投资咨询公司。事实证明坦普雷顿的投资决策相当成功。104家股票的平均持有期为四年,结果总赢利超过4万美元,相当于他投入资本的四倍!不少战例甚为经典,如他以1美元买进标准汽油却以40美元卖出,以12美分买进的800股密苏里太平洋最后卖到5美元一股。坦普雷顿积累了自己的第一桶金,在事业上可以有更大的选择空间。他买下的小投资咨询公司只有八个客户,毕竟太少了。坦普雷顿靠自己的积蓄度过一段艰难的日子。随着他的投资才干的美誉逐渐传播,客户陆续上门。此后,坦普雷顿再也没有为缺少客户而发过愁。

    坦普雷顿于二战期间的成功投资经历为他后来的操作模式奠定了基础。他坚持只买进那些被人抛弃的股票并耐心地持有平均四年的时间。一般投资者注重取得成长型股票长期的增长业绩,却忽略了它的最初阶段,而这个阶段正蕴藏着投资者对股票市场利润的最高期望。很少有人能象坦普雷顿那样买进未被发现的价值并在四年的周期内卖出获利。


坦普雷顿乐于仅管理较小的资金。操作小型资金使他感到进退自如,哪怕是投资10万美元于一家小公司也可以大大改善他的基金的表现。如果他感到不安,可以随时卖出股票而保留现金。而这些都是大资金的管理者无法做到的。选择廉价股票还使他可以跨越许多市场。他熟悉日本、加拿大的股市就如同他熟悉美国市场的程度。他还了解瑞士、德国、荷兰、比利时、澳大利亚和南非的股票市场。最重要的是他不必坚持握有那些家喻户晓的大公司股票。利润丰厚、市盈率低的小型专业公司通常比大规模但平庸、组织管理复杂的、股价较高的公司更安全、更适合投资。坦普雷顿经常买进他的客户听都没有听过的公司的股票,而且准备能买到多少就买多少。大资金的管理者则避开这些小公司,因为他们怕对这些公司了解不充分。即使他们准备大量参与,花费时间在小公司上也不经济。

    按照自己的轨迹,坦普雷顿走得很潇洒。据一份截至19781231日的统计资料,在以往的20年中,投资于他的基金的每1000美元都增长到2万美元,居同期所有基金表现之首。同样令人惊叹的是,在一份基金刊物对400多只基金的排名中,坦普雷顿的基金竟同时位于牛市盈利最大前20名内和熊市时期最小亏损头5名中。

公司越来越壮大,要管理的资金大到坦普雷顿不希望的规模。为了改变紧张的工作状态,他卖掉公司,隐居巴拿马。但是他的成绩和声名使自己的打算落空。新客户不断上门,他管理的资金迅速扩大。他决定调整策略,重掌大船。他逐步涉足那些大名鼎鼎的公司股票,直接同业内最优秀的人士对阵。但是他的原则不会改变,那就是在多个市场搜寻那些以尽可能低于其真实价值的价格出售的公司股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